新能源安全监管,国家出手
近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质量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的当下,国家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进行规范于行业发展、消费者权益都大有裨益。
据征求意见稿,此政策的颁布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保障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重点安全建设环节,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例如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有序发展。对电池安全,征求意见稿也做出了专门要求。
针对动力电池安全,征求意见稿强调,企业应当与动力电池供应商积极开展设计协同,持续优化整车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热管理策略,明确动力电池使用安全边界,提高动力电池在碰撞、振动、挤压、充放电异常等状态下的安全防护能力。研究应用热失控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和早期抑制及灭火措施。
新能源电池安全监管的思考
某新能源车企负责人说,征求意见稿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有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征求意见稿也全方位保障了交通出行者与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安全权益。总地来说,它对消费者权益、车企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是大有裨益的。
某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说,征求意见稿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制度化。新能源汽车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的产业,但是目前在电池安全、自动驾驶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能够及时制定标准和政策意见,可以更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也能够让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得更远、更平稳。目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等关键部件的安全标准和要求,可以更加细化、标准化,这有利于换电、充电等模式的发展。
某新能源汽车研究者说,该文件的进步之处在于对企业的主体责任进行了强化、细化,从而实现了体系化,体现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行业快速发展以及产品全产业链及产业周期全过程中,对安全体系建设的“责权利”对等原则。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表现出巨大生命力的同时,新事物的发展也带来许多新问题。成本、性能、安全性,考察着行业的发展和未来。